你知道 喝 茶 的 好處 嗎?你知道台灣人最常 喝 的 綠茶 和 紅茶 分別有甚麼樣的 功效 嗎?中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的《茶經》就有提到:「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意指漢人飲茶開始於神農時代,直至現在也仍有品茗、以茶代禮的風俗。探究茶的文化不只帶我們回溯中國歷史,也是對我們自身背後故事軌跡的尋覓。
然而,如今隨處可見的手搖飲,彷彿成了茶世界的快時尚,快速的發展也導致大家忘了茶葉的底蘊,泡茶彷彿成了長輩的專屬浪漫,而多數年輕人卻無法意會。其實,茶葉可以是很複雜的東西,但入門者一開始的接觸不需要十分刁鑽,可以先從下列辨別茶葉優劣、茶特性、飲茶方法及益處,以及最常見的迷思破解等 9 個原則開始,輕鬆地踏入茶世界!
內容章節導引:
一、飲茶益處
二、製茶步驟
三、發酵程度
四、茶葉種類特性
五、茶葉選購須知(購前試茶)
六、茶葉沖泡:該怎麼泡茶才好喝?
七、茶葉的保存方式
八、飲茶禁忌
九、常見迷思Q&A
一、 喝 茶 的 好處
《茶經·一之源》有云:「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意指如果身體出現發熱、胸悶、眼澀等不適症狀,啜飲四五口茶水就如同喝進醍醐、甘露一樣,可與其症狀相抗衡。由此可知,飲茶確實有些益處,不少研究也顯示茶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成份,可增強免疫力、代謝體內醣類、調控膽固醇、預防高血壓等。
其中最常聽見的兒茶素,其主要成份為茶多酚,不只能抗氧化、殺菌除臭,還可預防白內障,甚至是抑制癌細胞增生,茶類中以未經發酵的綠茶含有的兒茶素最多,全發酵的紅茶則是最少,因此在適當的情況下「適量飲茶」是具有保健作用的。
不過,凡事過猶不及,不當的和過量的飲茶法也可能危害身體,像是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若虛寒及血弱之人,飲之既久,則脾胃惡寒。」意為雖然飲茶短時間內可幫助止渴降火、提神緩解疲勞;長時間能為身體帶來益處,但並不是人人適用,對於脾胃虛寒的人,因為茶的特性苦寒,飲用過多容易刺激胃酸分泌造成不適,而有胃痛、頻尿、心悸、睡眠等症狀者可能也要斟酌飲用。
二、製茶步驟
- 採菁:茶葉製作的第一步就是採茶菁,採摘的標準為老嫩程度,通常會摘取茶樹上新長的嫩芽或嫩葉,採製方法又可分為「手採」跟「機剪」。若是採摘過程傷到葉片也可能會影響茶葉品質及風味。
- 萎凋(綠茶類無需此步驟):將採集下來的茶葉攤置於室外,經由陽光的曝曬可使茶葉蒸發一部分的水含量,此舉又稱為「日光萎凋」
- 浪菁:日光萎凋後再將茶葉移置室內,並交互進行靜置與攪拌(浪菁)兩種狀態,使葉緣細胞破損、與空氣接觸氧化發酵,待發酵到適當的程度即可停止,此舉又稱為「室內萎凋」。
- 殺菁(紅茶類無需此步驟):當茶菁發酵到適當程度時,再利用高溫來破壞酵素活性,使其發酵停止,讓茶葉因為水含量減少而變得更軟嫩,通常殺菁可再分為「炒青」與「蒸青」兩種方式。
- 揉捻:可用布將茶葉包起,放入揉捻機揉捻,藉由機器的轉動讓茶葉摩擦流出汁液。通常輕揉捻後的茶樣貌為成條狀、中揉捻為半球狀,重揉捻則是全球狀。
- 乾燥:利用乾燥機去除剩餘的水份,不只有利於後續的保存包裝,乾燥也可以去除茶的澀味,而這種乾燥完成未經處理的茶葉,稱為「毛茶」。通常製茶的最後階段會藉由焙火將毛茶再次乾燥,藉此引出茶葉香氣和味道,可分為「電焙」及「炭焙」。
- 包裝:茶家或製茶廠在茶葉製成的最後包裝階段將進行包裝前的品管確認,挑除影響茶葉品質的硬梗和黃葉。製法較為特殊的茶葉品種(例如:烏龍茶),另需經過焙火(烘焙)的步驟。
三、茶發酵程度
一般茶葉再加工製造的過程中,會因為葉片組織受到破壞而產生化學變化,普遍依照茶葉發酵氧化的程度會再將茶劃分為不發酵茶、部分發酵茶和全發酵茶。
1. 不發酵茶(綠茶、黃茶)
不發酵茶的製程最為簡單,為茶菁採摘後直接經高溫、短時間殺菁來抑制酵素活性,進而防止茶葉氧化,最後則再進行揉捻、乾燥。不發酵茶主要以綠茶為主,依茶葉樣態可分為條形、片狀,顏色呈現鮮透的綠色,而台灣綠茶產區則是以北部居多,例如:碧螺春、龍井等。
2. 部分發酵茶(條狀茶、包種茶、烏龍茶)
部分發酵茶則是介於不發酵茶和發酵茶之間,是擁有最多種類的,舉凡常聽的凍頂烏龍茶、東方美人茶、鐵觀音等都屬於部分發酵茶。其部分發酵茶的製程通常會依據茶菁生長的環境特色(溫度、適度)及品種特性而有所不同,舉最常見的青茶(烏龍茶)為例:茶菁經過日光萎凋、室內萎凋後,通常會先經過一段時間的靜置與攪拌,最後才會再進行殺菁、揉捻、乾燥等步驟。
3. 全發酵茶(紅茶)
全發酵茶的製程可說是製茶步驟中最為完整的,先讓茶菁於室內萎凋,使其失去水分後,再進行揉捻、發酵、乾燥。全發酵茶以紅茶為主,可再依茶葉樣態分為條形及碎形,而台灣的紅茶產區則是多落於中部。
4. 後發酵茶(普洱茶)
茶湯呈現黑褐色的普洱茶為不同於台灣茶葉製法的茶葉品種,屬於另一類型的製造方式(非台灣茶)。
四、茶葉種類特性
市面上的茶葉種類繁多,而此次會先以位於南投三崙村「怡香自然生態茶園」的品項作為主力介紹。怡香自然生態茶園面積約為 1.3 公頃,茶園區採自然農法栽培,不使用人為的農藥殺蟲,而是全靠農場的自然生態生長,草生管理的方式也讓生態環境相對多樣化。
1. 綠茶 功效
綠茶屬於不發酵茶,外形多為條形樣貌,也因為未發酵所以保存較多營養價值,兒茶素的含量也比較多,其沖泡的湯色呈現清透帶有光澤的綠色,口感甘甜清爽,具有抗癌、瘦身的保健效果。而怡香茶園的綠茶採自然農法生產,茶水嫩綠,帶有微微的海苔香氣。
2. 紅茶 功效
紅茶屬於全發酵茶,外形條索成朵,葉底成紅褐鮮嫩樣貌,因此沖泡後的湯色呈紅色,口感相較濃烈且具有養顏、抗衰老等功效。像是怡香茶園產出的「台灣大葉種紅茶」帶有爌地瓜的甜香,品後香甜回甘;而「紅玉紅茶」具有薄荷肉桂香,味道鮮爽。
3. 烏龍茶 功效
烏龍茶又名「青茶」,是介於綠茶與紅茶間的部分發酵茶,茶葉外形圓結重實,葉底特徵為綠葉鑲紅邊,湯色多為明亮的金黃色或橙黃色,口感介於清香的綠茶及濃醇的紅茶間。例如:怡香茶園的「清香烏龍」帶有奶香味,嚐起來鮮醇;「蜜香烏龍」帶有蜜甜香,口感甘醇;而「黑烏龍」則是散發淡淡的竹炭香、醇中帶甜。
五、茶知識:選購須知(購前試茶)
想喝好茶就得選對茶,因此購買茶葉前懂得如何「試茶」就非常重要,要評判茶葉質量的好壞可藉由視覺、嗅覺、觸覺和味覺來進行判斷:
- 視覺:第一步,觀察茶葉的外形,「乾」看茶葉時可觀察其外形和色澤,通常品質較佳的茶葉葉形比較完整,若是出現茶角、茶梗等多樣形狀,或是色澤怪異,很可能是因為製程粗糙所影響。除了乾看茶葉,在沖泡後也可以細看其嫩度、勻度和茶湯色澤,通常綠茶的湯色會以嫩綠、黃綠為上,且帶有清澈明亮之感,紅茶則是以烏黑油潤、具有微微的光澤。
- 嗅覺:第二步,細聞茶的香氣,同樣可分為「乾聞」和泡茶後的「濕聞」。綠茶聞起來通常帶有一股清雅芳香;紅茶則較為濃烈,若其中參雜異味的話品質就有待斟酌。
- 觸覺:第三步,觸摸茶葉的身骨,感受其葉面的光滑、粗糙及葉片的重實輕飄,也可以直接感受茶葉本身的乾濕,若是沒有妥善保存的茶葉很可能會因為受潮而變味。
- 味覺:允許的話,購買茶葉前最直接且重要的方法其實是直接沖泡一杯試飲,嚐其茶滋味,通常品質佳的茶葉口感明確不混濁。飲畢後,其實也可以多留心茶渣的色澤及老嫩程度,這些細節都是選好茶的小秘招!
六、泡茶知識:茶怎麼泡?
▍茶具選擇:
好的茶葉可以帶來好茶,而好的茶具不只是品茗的媒介之一,也能幫助茶風味體現得更淋漓盡致,因此在泡茶前不妨先了解茶具各自的特色及使用方法吧!
- 匙置:匙置就如同筷架,可用來擺放茶匙、茶夾等用具。
- 茶匙:茶匙的功能就像湯匙,由於茶葉沖泡後容易塞住茶壺口,可用茶匙來扒取茶壺內的茶葉。
- 茶夾:茶夾則是如同筷子的功能,可用來夾取茶葉,或於溫杯和洗杯時使用。
- 茶盤:茶盤的樣式因人而異,較常見材質的為木製,也有專家建議避免挑選深色系茶盤,因為茶垢不容易被發現,若是清理不佳也會影響茶盤的使用壽命。
- 茶壺:茶壺的材質繁多,但多數為圓型壺身,這是因為圓型茶壺可幫助茶葉舒展,呈現原始風味。
- 茶則:茶則的材質通常為竹製且前緣斜切,其主要功能在於取茶沖泡,因此斜切端可用來舀盛茶葉。
- 燒水壺:燒水壺主要功能在於保溫,傳統採不鏽鋼製作,而現今為求便利多使用快煮壺居多。
- 杯托:杯托的外形就像托盤一樣,作為放置茶杯使用。
- 茶海:茶海又被稱為「公道杯」,茶葉接觸勻度會影響茶湯的濃淡,因此鮮少有人會將茶壺內的茶湯直接倒入茶杯,而是倒入所謂的茶海避免濃淡不均的狀況。
- 茶杯:茶杯又可分為「品茗杯」和「聞香杯」,品茗杯主要用來觀察茶湯色、試風味;而聞香杯則是聞茶湯香氣時使用,杯子高度也較高。
▍水溫控制:
泡茶前除了要選對質量優的茶葉之外,由於茶葉生長的環境、栽種方式皆不同,瞭解每種茶的特性能夠幫助茶味發揮出最佳風味,建議初學者可先從自己喜歡的茶葉入門,或是先掌握下列2種泡法。
- 熱泡:泡茶的溫度會受茶的發酵程度影響,酵度愈高可的熱水溫度也較高,不過也不是越高越好,通常熱泡最高溫會控制在 90 度 C 到 95 度 C ,比較不會影響茶風味或造成營養流失,像是綠茶、東方美人的茶葉都屬於嫩葉,因此溫度就不宜過高。熱泡茶因為相對講究,因此在口感上也會比較具有豐富及層次。
- 冷泡:冷泡茶的溫度通常會控制在 0 度 C 到 35 度 C 左右,沖泡後再放置冰箱即可,泡法相對簡單,而口感上則是比較沁涼甘甜。值得一提的是冷泡茶的咖啡因與單寧酸的釋出量較低,若你是對咖啡因比較敏感的人,冷泡茶會是不錯的選擇。
▍茶葉份量:
每個人家中茶具大小皆不同,若依據國際標準茶葉競賽來看,可抓茶水比1:50(單位公克:毫升),若沒有秤子的話可以藉由茶葉形狀判斷,較密實的球形茶葉大致鋪平茶具底部;條索形茶葉則可以加到茶具三分之二的高度,只要多試幾次一定能掌握自己喜歡的濃淡比。
▍沖泡時間:
泡茶就像沖咖啡一樣,沖泡時間的長短會影響茶風味的濃淡,若是時間沖得過長也可能讓茶嚐起來變得苦澀,不過不同的茶葉適合沖泡的時長也有所不同,下列一樣先以基本的熱泡、冷泡來說明。
- 熱泡:熱泡的第一泡沖泡時間可抓 40 秒至 1 分鐘,若為數次回沖可拉長沖泡時間,例如:第三泡開始往後延長約 50 秒,不會讓茶風味變得越來越淡。
- 冷泡:冷泡通常都是以常溫水沖泡後再放置冰箱,發酵程度愈低,冷泡的時間就可愈短,也建議大家冷泡茶不宜久放,回溫可能會導致茶風味變得苦澀。
▍回沖次數:
茶葉回沖次數同樣也是和茶葉品種、品質、份量息息相關,愈嫩、發酵程度愈低的茶葉通常較不適合重複回沖,以 2-3 次為限;而全發酵且品質較佳的紅茶則可多達 7-8 次的回沖。不過無論是哪一種茶葉還是建議不要長時間熱水浸泡,否則會因為氧化而影響茶葉風味。
七、茶葉保存方式
茶葉如同食物,對於空氣、陽光、環境的溫度及濕度都非常敏感,妥善的保存才能預防茶葉變質,基本原則為避免日曬、採低溫或常溫保存。不過不同發酵程度的茶葉還是有些許差異,可依茶葉特性挑選密封性高的金屬罐,或是內壁有氣孔的陶罐存放。
- 綠茶:綠茶的嫩葉最容易產生變質,所以需要包裝封好後冷藏,不過也不適合久放,最好開封後兩個月內飲用完畢。
- 紅茶:紅茶則是適合放在常溫中,先將鋁包空氣擠出再封起,包裝好後可放置陶罐或錫罐等容器中並置於陰涼處即可。
- 普洱茶老茶類:放在陶罐或是紫砂罐中,藉由罐內的呼吸孔調節空氣,可將茶葉中的異味消解發揮,使茶葉更香醇可口。
八、喝茶禁忌
喝茶有益健康,但尚未評估自己身體狀況或不適當的飲茶法也可能本末倒置,例如:過量飲茶可能會因刺激胃酸分泌而造成腹脹、胃痛,或是伴隨心悸、失眠、頻尿等問題。其中茶內含有的咖啡因可能又會抑制身體對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因此特殊狀況者也需謹慎攝取,像是幼兒、孕婦、老人、身體患有疾病者。
▍不宜飲茶的人有哪些?
延伸上述所說,若本身胃部虛寒或容易胃部不適的人,可能就得斟酌飲用量,而孕婦、老人或是有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疾病等患者則建議洽詢專業人士,因為茶中的咖啡因、兒茶素都可能引起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詢問一個準確的攝取量比較保險。值得一提的是衛福部 2018 年公布的 1~6 歲幼兒期營養手冊建議,家長應限制幼兒攝取紅茶、奶茶等含咖啡因飲料,避免刺激腸胃影響幼兒情緒與身心發展。編輯建議即使身體健康者,日常也要掌握適度的飲用量,若出現頻尿、噁心、心悸躁動等症狀,就應避免再飲用導致刺激。
▍不宜飲茶的時間點有哪些?
最常聽的就是空腹不宜飲茶,因為茶中的生物鹼可以降低能夠抑制胃壁細胞分泌胃酸的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使胃壁細胞分泌出更多的胃酸,若本來腸胃功能就較弱的人容易出現不適;而這些成分同樣也會刺激大腦中樞神經,因此具有提神效果,若睡前飲茶可能引起失眠、心悸的狀況。當然,也會有人好奇可以一邊進餐一邊配茶嗎?這個答案則是:不建議,因為茶的成分會影響微量元素的吸收,像是肉類中含有的鐵質;
而飯後馬上喝茶也不一定適合,因為飯後的胃部正在進行消化作用,若此時再飲茶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總結上述,建議的最佳喝茶時間可選在白天的餐與餐之間。
▍吃藥不宜配茶的原因?
想必大家都曾被提醒過吃藥不宜配茶、配咖啡,主要是因為茶和咖啡裡的茶鹼,會與藥物結合引起嘔吐、痙攣、心悸等副作用,且茶對於某些粉藥具有解除藥性的作用,不只影響使藥物療效,甚至失效。因此,建議若有服用藥物者,可間隔至少 1 小時以上再飲茶。
▍隔夜茶到底可不可以喝?
喝不完的茶倒掉很浪費,於是放到隔夜繼續飲用?其實任何食物都是如此,只要接觸空氣都容易產生變質、產生細菌,因此較不建議繼續飲用隔夜茶。
是否可以喝茶主要以個人的身體狀況做判斷,像是對咖啡因敏感的人可選擇冷泡茶、冰茶,但體質較寒、容易胃部不適或便秘者可能就要盡量避免。而現代人重視口感上的多層次,也會加入糖、奶調味,不只影響到原本的茶風味,過量的糖與奶也是高血糖與肥胖的因素。
九、常見茶迷思 Q&A
飲茶方法、優缺點眾說紛紜,相信不少人也對此感到困惑!對此,編輯也整理了 8 個常見疑慮 Q&A 幫助破解迷思!
Q1 :從茶葉的浮沉可以判斷品質優劣嗎?
A1 :很多人看到杯中的茶葉有沉有浮,就會疑慮是不是茶葉品質不佳,但其實浮沉是茶葉與水的密度有關。若想判斷茶葉品質的優劣,主要還是從觀察茶葉的外形、色澤和氣味比較準確。
Q2 :「散葉茶」和「茶包」哪個比較好?
A2 :為求便利,茶包需求源源不斷,市面上的茶包多是將原料加工處理後再行密封,導致我們看不清茶葉本身,也很難觀察品質的優劣,而且茶包的包裝袋原料及保存方式也會讓人產生疑慮,與其為此堪憂,還是建議實際挑選散茶葉,也享受茶葉泡成茶的過程。
Q3 :如何判別假茶、真茶?
A3 :假茶指的是用外形如真茶的葉子來欺騙消費者,像是柳樹葉、冬青樹等,雖然外形相像但口感、氣味及成分卻不一定相同,不只高價買入假茶是損失,有些假茶成分甚至會損害身體。然而,判別真假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回到眼看、鼻嗅、手摸,一般茶葉邊緣為鋸齒、葉背有茸毛,而葉片顏色含有光澤而非枯暗,除了從色香味方面辨別之外,也建議挑選有口碑的品牌比較有保障。
Q4 :茶葉和酒一樣放越久越好喝,甚至比較值錢嗎?
A4 :剛出爐的茶因為製程關係可能會殘留點生菁味,因此也有人說儲存茶葉至一段時間可消除此味,甚至讓茶嚐起更醇厚,但難道茶葉和酒一樣擺置越久就越醇越好喝嗎?答案是不一定,是否耐儲藏還是得依茶葉類型決定,像是未發酵的綠茶保存期限較短,不建議久存。建議喜歡老茶風味的人要特別注意茶葉本身的特質、保存方式、最長期限,不可為了強求味道而喝下已在劣變的茶哦!
Q5 :喝茶和咖啡一樣會使牙齒染色嗎?
A5 :茶和咖啡一樣常喝都會使牙齒染黃,但相比之下茶葉其實比咖啡還嚴重,因為茶含有酸性物質,會使污漬更容易附著於口腔,不過也不要因此拒絕飲茶。其實茶中含有的氟可預防蛀牙、茶多酚可消除口中異味。所以只要適量飲用、規律刷牙、定期檢查,其實還是可以享受飲茶的快樂。
Q6 :保溫杯泡茶真的會產生毒素嗎?
A6 :隨著環保意識普及,人們開始習慣使用環保杯、保溫杯來盛裝飲品,但也有人疑惑用保溫杯來泡茶是否會使內壁的不鏽鋼變質產生毒素。其實,茶葉本身在沖泡後會逐漸浸出單寧酸,雖然名字帶有酸字卻是鹼性物質,因此並不具有腐蝕能力,更不會導致後續的保溫杯內壁酸蝕和影響茶變質。會覺得保溫杯裡的茶味道變調,主要是因為茶在保溫杯裡放置過久,單寧酸影響風味導致茶變澀。
Q7 :如何才能避免殘留農藥的劣質茶?
A7 :茶葉如同蔬果,為了避免蟲害、保持完美賣相而噴灑農藥,為了避免喝進殘留的物質,除了將茶的第一泡倒掉之外,最根本的作法還是回到源頭「挑選對的茶」,我們可以藉由選品牌、看產地標示來辨別優劣,或是在沖泡前看、聞、摸,通常茶包裡充斥不完整的碎茶葉和混茶明顯的也比較容易有劣質茶問題。
Q8 :喝茶可以解酒嗎?
A8 :「喝茶利尿」很多人會以為藉由喝茶排出酒精代謝物可達到解酒功效。的確,茶中的茶多酚具有醒酒作用,但酒後飲濃茶卻會造成腸胃二度刺激,加上茶中的茶鹼、咖啡因會讓腸胃的內毛血管擴張,進而吸收更多酒精,長期以往甚至會帶來腎臟負擔,因此不建議喝茶解酒。
十、總結
以上和你介紹 喝 茶 的 好 處 ,飲茶具有提神醒腦的效用,品茶時的專心也能讓人更專注於五感的感知上。過去人們會藉由運動、飲食來健體,但現在也有越來越多人會透過適度飲茶來達到保養。
本質旅行一直以來推行不少瑜珈旅行,其中也曾加入茶禪元素,透過品茗時的靜心來慢下步調,讓身心靈達到一個放鬆的境界,能讓瑜珈的鍛鍊變得更投入。若你也對飲茶保養、茶與瑜珈的搭配感到有興趣的話,可參考本質旅行規劃的雲霧瑜伽:阿里山空谷幽嵐之旅|嘉義二日遊,這場旅行是帶領你漫遊阿里山,感受高山「森」呼吸的感知美好。在暖陽的溫柔陪伴下,漫步高山綿延的翠綠茶園,輕聞手烘飄散的高山茶香。放鬆身心最簡單的方式便是回歸自己、專注自己,藉由茶與瑜珈的輔助來達到進階療癒。
本質旅行團隊介紹
本質旅行相信:過去的旅行是加法,只想把行程塞滿所有的熱門景點與購物行程,本質的旅行則是減法儀式,不追求物質、而是學會讓心更廣、讓視野更廣闊,深度體驗不同文化。越精萃、越幸褔。
本質旅行以提供旅客精質旅程體驗為特色,目前正積極發展和累積服務能量當中,邀請您加入我們的旅程,進一步體驗不同過往想像的國內精質旅遊。
- ? 點我探索: FB 粉絲專頁最新消息
- ? 點我探索: Instagram 最新消息
- 撰文/ Joyce |編輯/ Debbie , Yo-shuan
- 著作權為本質旅行所有,未經許可不得任意轉載
- photo credit :本質旅行、遊牧二人組、自慢堂、茶田35號